2020-12-08-保單不只能借款!如何買保險才聰明?-(上)

最近在跟從事保險業的朋友聊天,談到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關係,民眾在購買保險的意願上提升不少,或許是因為疫情帶來的社會不安與經濟環境衝擊,所以讓大家有了未雨綢繆的打算。之前在其他的文章裡有提到有關保單借款需要注意的事項及申請條件,主要是希望看到文章的朋友如果急需周轉,要拿保單去跟保險公司借款時能夠瞭解的更透徹一點,但是你知道,保單不僅只是提供你人生的保障,也不僅是你臨時需要用錢時的借款好工具,其他的好處在此我也一併跟大家說明。

在那之前我還是要慎重的提醒各位,倘若你遇到的金錢困難不是短期的,或是目前你還沒有能力盡快償還,那麼保單借款就不適用在你身上,因為保單借款的利息是以日計算的,雖然說可以隨借隨還沒有合約的限制,但是長期下來的利息壓力還是比其他借款種類來的高。這個真的是要大家特別注意的地方,保單借款的門檻非常低,等於你的保單價值有多少,就能夠跟保險公司借款六至八成左右的金額,所以保單借款相對銀行借款來的容易許多。也要注意利息的繳納,千萬別因為未繳而扣除保單價值,到最後導致保單失效。

一般人最可能購買的保險種類就是壽險,我們先不去細分壽險的種類,大家常提到的儲蓄險其實就是所謂的壽險,是以一種半強制的方式去累積存款並計劃未來的保障。怎麼說呢?當你把錢儲存在銀行,無論是一般儲蓄或是定存,利率是隨著公告固定的,以目前最高的銀行利率來說,就算你放進一百萬存在銀行裡,所能獲得的利潤是有限的,而且可以自由提取及存入,這個錢很容易就被任何理由動用而減少。所以想靠著把錢存在銀行的方式多賺點零用錢,除非你存款的金額非常驚人,否則其實有相當的難度。

但如果你購買保險,市面上有很多保險公司是有專人量身訂做適合你的壽險內容,而且除非解除合約,你投入壽險的錢是無法隨意動用的,這也是我所謂的半強制性去累積存款。最重要的是,你一方面累積存款,一方面享有壽險給予的保障,在你急需用錢的時候,這份保單還能讓你借款度過難關。

2020-12-04-令人悲傷的借錢故事,別讓親情勒索綁架你

從事民間融資多年,看過無數個跟借錢有關的故事,有些人借錢借到身敗名裂妻離子散,有些人因為借錢度過一時難關開創新的人生,有些人為了至親家人背債努力工作力圖走出困境,有些人傻地為愛借錢淪入金錢地獄痛不欲生。無論來借錢是怎樣的故事緣由,還是得秉持著理智借錢聰明理債的原則,借錢不是一件丟臉的事情,取決於你怎麼處理自己的債務。今天的借錢故事我個人非常心疼故事裡的主角,當她打電話到公司借錢的時候,原本以為只是一個簡單借錢的案子而已,後來才發現這女孩子的故事值得讓大家警惕。

小莉來自背景較為複雜的家庭,父親在她6歲的時候就因為工傷去世,雖然留下大筆的賠償金與保險金,但在她16歲以前就被好賭的母親花用殆盡。母親從父親過世後就人生走樣,原本慈祥溫暖的女人轉眼就成了大家嘴裡的爛賭婆,具體為什麼變成這樣的原因我沒有多問,只知道賠償金與保險金加起來有幾百萬全部都花光光。母親進出監獄多次,小莉於是寄宿在姑姑家,平時被當成佣人使喚也就算了,還好幾次差點被堂哥的好友強暴,小莉頭一次跟我們借錢就是因為想離開那個鬼地方,18歲她休學後從我們這裡借錢自己另外租房,終於開始新的人生。

但是噩夢沒有因為她的離開而消失,母親出獄就會找上小莉,利用親情勒索綁架小莉,逼迫她拿出金錢供她花用,如果小莉身上沒有錢,就會逼迫小莉跟親友開口借錢或是挑明了要求小莉去酒店上班。每一次好不容易把借錢還清了,母親總是可以有百種理由要求她再去借錢,小莉就一直在這樣借錢還錢借錢再還錢的無限循環中過生活。為什麼不乾脆別管媽媽了?我們當旁人的說得都很容易,但是血緣親情怎麼可能說斷就斷?如果對媽媽都置之不理,她會不會惹出更嚴重的事端?或是因為好賭而賠上自己的性命?

上一次接到小莉打來借錢的電話是11月初的時候,那是她為了媽媽第N次來借錢,賭場的人找到小莉上班的地方討債,因為母親欠下5萬多的賭債人間蒸發,賭場的人找不到債務人,於是找上了小莉。聽到她借錢理由又是因為媽媽,我心裡是既心疼又生氣,但對方已經鬧到快讓她失去這份工作了,只好再次跟我們開口借錢。月底的時候,同事試圖連絡小莉,因為應該繳交本金與利息的時間到了卻連絡不上她,等到警察回撥電話給我們才知道,小莉留下長長的遺書道盡心裡的壓力與絕望,在11月29日那天結束自己的生命離開人世。這是個悲傷又讓人憤怒的借錢故事,希望給大家一個警惕。

2020-12-02-借款屬合意行為不得逼迫,一念之差後果差很大

昨天看了一則新聞讓我差點笑到從椅子上跌下來,有名男子在去年的時候到一間遊藝場,向女店員要求借款,結果店員說要詢問過店長,男子便惱羞成怒拿玩具手槍指著女店員,逼她把櫃檯的現金交出來。關鍵來了,男子拿了現金之後,逼迫女店員寫借據讓他簽名便離去,後來這名男子被警方逮捕也正式被起訴,法官覺得男子拿玩具槍脅逼女店員,而且不讓她撥打電話及報警,已經造成女店員身心恐懼的程度,以強盜罪將他起訴,重判5年6個月有期徒刑。

好笑的點在哪呢?因為這名男子不服法官是以強盜罪起訴他,他認為他是借款而不是強盜,而且有簽立借據,並承諾在隔日會歸還款項,所以頂多是恐嚇取財。看到這裡我真的大笑耶!你拿著槍頂著人家的頭,強迫他人拿取錢財,自以為寫了借據就能當做是借款?如果你真的覺得只是單純的借款,那為何不讓女店員徵求店長同意?為何要拿玩具槍出言恐嚇?為何強逼人寫借據給你簽名?在台灣的法律中,借款本來就是雙方合意的行為,只要有任何一方非自願,那麼借款關係就不成立,就算有借據或借款契約書也是要雙方同意並簽署的。

而且,強盜取財跟恐嚇取財在刑度上是一樣的,又不是恐嚇取財就會罪刑比較輕,如果在這過程中傷害到他人人身安全或是損毀他人財物,我想今天的判決會更重。這也讓我想起朋友的一段經歷,他是一名中小企業的老闆,有個習慣就是把一筆隨時可以動用的零用金放在辦公室,有一天他在下班時發現自己忘記帶錢包,所以打算拿零用金出來用,結果3萬元的零用金不見蹤影。調閱監視器只看到秘書在近幾個月有翻找櫃子的影像,詢問之下才知道,秘書陸陸續續在櫃子裡拿取老闆的零用金,聲稱是暫時借款會歸還,但我的朋友無法縱容這樣的行為,最後以竊盜罪跟侵佔罪送警法辦。

那時候我就想,如果真心覺得自己是借款行為,為什麼不能正大光明跟老闆商量呢?要偷偷摸摸竊取再來狡辯其實是借款會馬上歸還?一念之差所得到的後果就會完全不同,太多人因為借款不當,最後惹上竊盜、強盜、侵佔、詐欺、恐嚇等等罪名,豈不是得不償失?利用合法的借款管道,藉由正當的借款方式,在債務人與債權人都同意的情況下,這樣的借款才能保障彼此的權益。

2020-11-30-借貸小常識!你知道借貸收取的利息也要報稅嗎?

看到這標題,你心裡一定會想說,啥?為什麼我借貸給別人收取利息也要報稅?答案是非常肯定的,雖然說無論是親朋好友間的私人借貸,還是像銀行、民間融資的借貸服務,只要有收取利息,基本上都是需要報稅的。因為根據所得稅法裡的規定,所謂的個人綜合所得稅就有包含借貸所得利息,除了借貸所收取的利息外,各種金融債券票券以及公債公司債等等,只要有含利息計算在裡面,都會一併紀錄在你的個人所得裡頭。所以不管你跟什麼樣的對象借貸或是借貸給任何人,只要有計算利息,就必須得報稅。

當然,除非你是專營借貸方面的行業,或是你個人借貸的金額非常高,如果收取利息的收入低於報稅的金額範圍內,就沒必要申報了。但相對的,專營借貸相關的公司行號先不說,如果你是個人借貸而且超過一定數字,收取利息的金額已經到了需要報稅的程度,就千萬別挑戰國稅局的查察能力了。前陣子就真的有所謂的金主因為私人借貸,每年光是利息所得就超過百萬元,被國稅局發現後,不僅需要補追稅款,還被國稅局狠狠的罰了一筆罰金。

當然你會想,我跟別人之間的借貸關係屬私人行為,我不說對方不說,國稅局怎麼會查的到?千萬別認為這樣的借貸關係不會被查覺,每年我們申報所得稅的金額會隨著你的收入誠實申報,也就是說,你申報多少的收入就依法規定去繳交多少的稅,但如果因為收取利息而被查覺資金進出不正常,或是申報的收入跟每個月實際上入帳的金額不符,都很容易被盯上,一旦被查獲可是得不償失。我個人是這麼認為的,收取利息獲得的收入,基本上不需勞務也不費心思,讓國家徵收一點稅金我覺得非常合理。

所得稅法規定應辦理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的利息所得,包括:公債、公司債、金融債券、各種短期票券、存款及其他貸出款項利息之所得。以上這段截取自財政部國稅局官方網站的相關文字規定,所以不要再對那些賺取到的利息收入感到僥倖,誠實並且盡快申報才是優良國民應該要有的正確行為。

2020-11-28-借錢買期貨慘賠,年收百萬淪為月光族

上星期打球的朋友聚會時,朋友說到自己這一年的遭遇,只差沒有落下男兒淚,他曾經是人人稱羨的高薪工程師,年收入一百多萬,35歲前就買下了台北市精華地段的房子,娶了美嬌娘也生下兩個非常可愛的孩子,名符其實的五子登科。這樣的背景跟經歷,你能想到他今天會淪落到妻離子散、負債累累需要跟人借錢度日嗎?唉,有些人的人生就是那麼戲劇化,擁有一份高薪的工作跟幸福美滿的家庭,卻聽信黑心理專的話去投資期貨,不但把所有的積蓄都賠個精光,還跟銀行、親友、同事借錢來補救虧損。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期貨一路發黑慘賠,朋友的千萬積蓄短短一個月就消失殆盡,黑心理專還告訴他,只要再拿錢補進去過陣子就會連本帶利的贏回來。於是幾乎每個親友都接過他的借錢電話,也憑著高薪工作在銀行成功貸款到好幾百萬,房子也跟著拿去抵押給銀行申請房貸,然後把借錢回來的金額全部投入在填補虧損中。接下來的劇情可想而知,期貨的前一直被緊緊的套牢,黑心理專見情況不對立馬辭職走人,那些已經耗盡的存款不去計算,光是親友借錢的部分、信用貸款的部分、房屋貸款的部分,金額就高達2千多萬。

妻子對朋友已經失望透頂,帶著兩個孩子離開回娘家居住,也提出離婚的要求以免丈夫的債務拖累自己跟孩子們,辛苦買下的房子眼看就要被強制執行拍賣,再怎麼懊悔都無法挽回原本燦爛優越的人生了。聽完他的遭遇後,實在也不忍心責備他,我只能提醒他這個時候千萬不要亂了陣腳,對於龐大的債務需要提起勇氣正向面對,先處理好法院強制執行的部分,然後每個借錢的親友同事都去好好的協調還款計畫跟方式。畢竟自己還有一份每個月近10萬收入的工作,其實真心想把這些債務還清都不是難事,妥善安排每個月必須清償的債務,振作精神讓自己再站起來,才是目前刻不容緩該做的事。

借錢投資失利讓自己陷入深糟糕的金錢困境,這樣的案例在近幾年真的越來越常見,或許是新聞上那些對於股票期貨所傳達的資訊讓太多民眾誤以為可以輕鬆獲利,但實際上如果股票期貨沒有一定的認識程度與做好準備功課是非常危險的。我先前舉例過我自己姐姐的真實遭遇,也是因為投資股票期貨導致經濟狀況嚴重失衡,最後被一群借錢的朋友告上法院,到現在還陸續在開庭與協調當中。所以我常告誡大家,借錢投資當然可以,但是一定要充分做好功課與準備,才能確保口袋裡的錢不會隨便的人間蒸發。

2020-11-26-保單借款要注意喔!別解困不成反負累

在提醒大家保單借款要注意的事項前,我先簡單介紹一下什麼叫保單借款,從我們購買保險那一天開始,保單就會累積所謂的「保單價值準備金」,投保的越久保單價值就越高。當你有急需周轉或是借款需求,就可以以保單裡的保價金做為擔保抵押向保險公司借款,這幾年保單借款開始盛行的原因,一是直接利用保單就能借款,二是這樣的借款模式並不會影響到你的信用紀錄,所以保單借款就成了有資金需求的人另一個選擇。接下來我們就以問答的方式來提醒大家保單借款必須注意的細節有哪些。

  1. 每一種保單都能夠拿來借款嗎?什麼情況下適合保單借款?
    這個地方就要特別注意了,當然不是每一種保單都能拿來跟保險公司借款,前面有說到,能夠借款的保單是必須具有「保單價值準備金」,像是定期或是終身的壽險、儲蓄險、投資型保險等等,一般來說意外險跟醫療險就不具「保單價值準備金」,所以無法利用保單借款。而保單借款比較適合用來臨時需要用錢或是短期資金可以回流的狀況,長期借款或是暫時無還款能力的,都不建議申請保單借款。

  2. 如果我用保單借款,會不會影響保險對我的保障?還款方式為何?
    對於保障的問題完全不用擔心,保單借款並不會影響到你的權益,保險公司還是得依保險合約來進行給付,這也是為什麼保單借款對很多人來說方便又安全。至於還款方式,保單借款具有彈性的還款機制,沒有設下一定的還款期限,有些保險公司只需要每個月繳交利息即可。但是,利息累積到一段時間未繳,本金加上利息就會以複利下去計算,等於在侵蝕你的保單價值,最後可能演變成保單失效的狀況。

  3. 保單借款跟銀行借款的差異在哪裡?
    一般我們跟銀行借款,其實就等於開始寫下自己的信用紀錄,未來你的聯徵紀錄是否完美是否能順利繼續貸款,就看你把自己的信用紀錄維持的如何。但是保單借款就是你與保險公司間的借款行為,完全不會寫進你的聯徵紀錄裡,就算有遲繳或是未繳的狀況,也不會影響到你與金融單位的往來。保單借款擔保的是具有價值準備金的保單,而且不需徵收任何費用,銀行借款則是個人信用或是房屋車子之類,會跟借款人徵收手續費開辦費帳戶管理費等費用。另一個最大不同處,就是保單借款申請的流程一至兩天左右,銀行則是需要一週以上。

2020-11-24-買住家借貸可8成,買套房借貸只有6成,為什麼?

最近景氣轉好,房市也跟著活絡了起來,身邊有些朋友已經開始規劃購買房子,不過在大家跟銀行借貸買房前,還是有些眉眉角角要提醒大家。想要購買多房住家的朋友在跟銀行借貸往來上會比較容易,原因是住家型的房屋本身的價值較高,無論是新屋或是二手屋在價格上都算是比較漂亮,對於銀行來說,住家型房屋拿來抵押借貸幾乎都能貸款近8成左右。相對的,如果是購買套房型住家的朋友,銀行的相關規定就嚴格許多,一來是銀行會認為套房型住家價值有限,購買套房的人不是拿來投資當包租公就是本身資產較少,所以把套房型住家拿來跟銀行抵押借貸的成數就落在最高6成左右。

想購買套房型住家的朋友看到這裡千萬別急著灰心,銀行也不是因為對想買套房的人大小眼,而是套房增值的幅度上相較於住家低且緩慢,所以在風險評估考量上就會高出許多。但是在銀行眼中,也是有例外的套房案例,像是處於都市蛋黃區、交通便利生活機能優良的套房,就有可能增加到8成的貸款。除了套房本身要有各種優勢外,借貸人本身的借貸條件也要很優質,像是有較高的薪資收入、資歷久且穩定的工作、或是以往跟銀行的往來信用評分很高,那麼有些銀行就會放寬標準放套房型住家借貸到8成的貸款。

這幾個月來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關係,很多行業跟景氣都處在低迷的階段,所以也有蠻多銀行願意把房屋貸款的成數拉高,而且不設限於哪種類型的房屋,大家可以多探聽多比較再選擇更適合自己的銀行借貸。只是這個機會得好好把握,最近中央銀行已經在約談許多銀行,認為今年以來,許多銀行在購置住宅貸款及建築貸款增加比例速度太快,也就是說,銀行的借貸金融產品有非常多種,但是今年房貸的比較有明顯增加的情況,這樣一來容易造成助長有心人想要炒房炒地的情況發生。所以在銀行把借貸成數拉低、利率拉低、縮短寬限期之前,大家動作得加快,才能夠把最大利益歸於自身。

2020-11-22-拓展人脈?以錢生錢?借錢的好處你想像不到

很多人其實都很討厭借錢這件事,不喜歡跟別人借錢,更討厭借錢給別人,覺得借錢會破壞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關係,是種只有壞處沒有好處的行為。但是對我來說,借錢從某些立場與角度來看,反而是拓展人際關係以及增加財富的好方法,只要懂得運用誠信與責任感,借錢與被借錢的都能在其中獲得好處。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如果你有一個有把握而且利潤豐厚的投資,卻苦無資金可以大展身手,這時候你若是固執己見不願意向人開口借錢,你的個人資產就會停頓在那,失去一次能夠增加財富的機會。

曾經有個朋友,他做人的原則就是絕對不跟人借錢,他認為跟人借錢不僅矮人一截無法抬頭做人,而且朋友間談錢就容易傷感情。其實他的想法沒錯,蠻多人都會覺得借錢是很喪失尊嚴的事,所以當他經營的餐廳周轉不靈的時候,他寧可忍痛辭退部分員工,變賣家裡的動產不動產,也不願意跟朋友開口借錢。所以記得當時我是強迫對方讓我借錢給他,還因此友情差點決裂,現在回想起來,他很慶幸從我這裡借錢周轉,我也很開心能夠幫忙朋友,這段金錢關係為什麼沒有發生上述的傷感情或矮人一截的狀況呢?很簡單,因為借錢的人有借有還,而且有把別人的出手相助記在心上,反而堅定了一段很棒的友誼。

如果不是因為借錢,平常生活我完全不會跟這個朋友有太多交集,大不了就是偶爾在聚會上碰到點頭致意,也不會跟這個朋友有更深厚的友情發展,更不會讓我在他的分店占了一部分的股份,今天我也無法領到每個月的分紅,讓我累積一小筆的存款。所以我只是很簡單的借錢給人,他也只是很簡單的跟人借錢,我們獲得到有形無形的遠比那些錢更高的價值。但倘若對方借錢不還或是經常失信於我,或許故事的發展就跟今天完全不同,我會因為借錢給人而損失一筆錢,他則會因為不負責任而損害自己信譽,就會是借錢故事中最糟糕的那種。

我始終相信借錢一點都不會讓自己覺得矮人一截或因為有求於人必須卑微,這是加強人際關係最好的方式,因為「有借有還」「說話算話」「一諾千金」「誠實守信」「勇敢負責」這些評價,是一個人最難得最高尚的評價,也是拓展人際關係非常好的標籤。從事民間融資多年,我從來不覺得來借錢的人必須得唯唯諾諾、低頭自卑的模樣,想感謝借錢給你的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努力把問題解決、遵守約定把債務還清、從跌倒的地方站起來,我並不偉大,但我真心希望每個來借錢的朋友都抱持這樣的態度,重新振作起來活出更好的人生。

2020-11-20-孩子,借款是讓你暫度難關,不是讓你累積負債

先前的文章就曾經寫過,有關信用卡的使用,其實也就是另一種跟銀行借款的方式,人們使用信用卡,向銀行借款來購買物品或繳交費用,然後在一個月結束後繳款。你可以說是一種借款管道,也可以說是拿你未來的錢預支利用。所以對於信用卡這樣的塑膠貨幣,只要使用得當,不但能夠訓練自己對於金錢的規劃,也能培養出良好的銀行信用紀錄,但如果使用不當,就可能讓自己在無形中累積過多負債,最後因為超出負荷能力而淪為卡奴。一樣是信用卡,卻有天堂與地獄的差別。

前陣子在聚會上聽到朋友的抱怨,說孩子從學校畢業後就到台北工作,一個人租屋在外生活,當父母的難免擔憂他吃不飽穿不暖的,於是申請了信用卡的附卡給小孩使用。從今年七月到現在十一月了,才短短4個月的時間,孩子就已經把額度使用到最高點,而且也沒有正常繳款,一直到銀行發了催繳通知,當爸爸的才知道小孩已經把信用卡刷爆。其中一部分是利用信用卡預借現金借款,一部分是真的購買生活必需品,但絕大部分是購買3C產品、吃吃喝喝、一些奢侈性消費,念了幾句竟然對父母親發脾氣,最後還不是得靠爸媽負責擦屁股。

其實我並不是不贊成現在的年輕人使用信用卡,就像我一開始說的,正確使用信用卡是能夠養出與銀行間良好的信用紀錄,我自己本身有時候如果出門在外臨時需要用錢,也會用信用卡的預借現金功能借款,但是每個月把使用的額度繳清是最基本應該要做的,如果老是繳交最低應繳額或是延遲繳款,都可能讓你在銀行的信用紀錄上留下汙點。最糟糕的使用方式就是不把信用卡當錢用,覺得總是可以預先支出費用再慢慢繳納,反正不是將皮包裡白花花的鈔票用掉,一點都不會心疼,這樣的心態真的非常非常要不得。

同樣的,隨著現在借款管道日益多元化,借款的門檻也有更輕鬆的選擇,一般來說要借款都不是件難事,但我真的希望來借款的朋友是因為急需周轉借款、因為有財務規劃借款、因為有償還能力借款,否則借款只是能解決你一時的資金需求,是無法滿足你長期的資金缺口。若是在申請信用卡或是借款前仔細思量過,未來就能避免發生加重負債或是淪為卡奴的困境了。

2020-11-16-如何跟銀行借貸才能獲得最大利益?

雖然說借貸的種類多不勝數,無論是借貸內容、借貸對象、借貸管道、借貸條件等等,現在的人要申請借貸都有很多方式,但是怎樣借貸才能夠有效地解決問題,怎樣才能快速清償避免累積負債,就是需要做點功課才有保障了。就拿銀行借貸來說,你知道該申請哪一種貸款才是最適合自己目前狀況嗎?我相信很多人是一知半解的,我個人的建議是,如果你真的需要借貸,請找尋「比較容易清償而且不造成負擔的借貸」,千萬不要找尋「比較容易申請但是高風險高利率的借貸」,一般人很容易因為急需借貸而選擇了後者,卻不知是自己陷入困境的開始。

什麼是比較容易申請但是高風險高利率的借貸,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信用卡,正確使用信用卡的模式,應該是每個月能夠完全給付所有刷卡的金額,而不是繳交較少或最低應繳額,讓循環利息把其他的待繳費用累計成可觀的金額。例如我每個月可以支出的現金是2萬元,那麼我就會把所有的開銷控制在2萬元內,包括我刷信用卡的部份。但是有很多人抱持著「不是花現金不心疼」的想法在使用信用卡,繳了部份的卡費後,等同於剩下未繳的金額就是跟銀行借貸,而且這樣的借貸循環利息高的嚇人,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社會上有越來越多的卡奴。

另一種高風險高利率的借貸方式,就是如果你的資金缺口是長期的,不是短時間就能處理的,輕易的跟銀行借貸就不會是很明智的方式。例如每個月的薪資光是支付生活開銷就稍嫌不足了,但卻還是跟銀行申請借貸,無論是個人信貸或是房屋貸款,都是非常冒險的一種借貸行為。假設你每個月要給付房租1萬元,電話費水電費等各項費用3000元,食衣住行等生活開銷5000元,上繳到雙親那的費用5000元,這些支出就要23000元,薪水如果低於3萬以下,就完全不適合去申請銀行借貸。就算銀行給你最優惠的利率,最輕鬆的還款方式,都不應該在沒有太多餘錢的情況下負債。

所以說,在申請任何信貸產品前,都必須衡量自身的經濟狀況與還款能力,而且與銀行之間的借貸往來千萬別當成兒戲,保持良好的信用才能夠在未來有資金缺口時讓銀行幫助你。借貸不是一件難事,但怎麼聰明的借貸,而且避開所有風險跟危機,才能在解決金錢困難的同時,又能培養出良好的信用,才是一門看似艱深但需要仔細體會的學問。

« Older Entries Recent Ent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