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8 月 2015

借錢時住意那些

確實借過錢給朋友,朋友借了錢以後,會影響許多,象友情啊,以及平時交往,朋友見了也面挺尷尬的,談話千萬別提錢,甚至連走路都躲著。

所以,我的觀點是,朋友之間能不借錢最好不借,他有困難,咱幫他去想辦法解決困難,比如諮詢銀行貸款等等,如果行不通,那就只能靠他自籌了,我的能力就到這兒了,大家還是朋友,這樣,也不影響朋友感情。

朋友間借錢,我覺得可以借也可以不借,不借頂多是沒幫上忙,但也沒得罪你。對這個問題,一般我會考慮三個方面:一是了解對方借錢的目的,如果他是擴大事業,沒問題;如果説是結婚講排場,那我要勸他節約一些。二是自己有沒有足夠的資金週轉;三是看對方有沒有償還能力,如果他有能力償還,可以多借一些;沒有償還能力,那就儘量去幫他解決困難。對這個問題,我覺得重要的是要考慮該不該借,以及借多少錢,如果不想借,也沒必要有感情上的壓力。

借錢給別人,這是一個敏感的話題。無論是你借錢給誰?或者借多少,做什麼用?首先一個前提,是不要傷害到我們自己。這樣,在借出錢時,我們自己首先要有一個保障——那就是打欠條。

有人會説,大家都是朋友,打欠條不好意思,傷感情。其實,你幫助了別人,也要保護好自己;保護好自己,才會去幫助別人。

那麼,欠條怎麼寫呢?一般欠條的法律要素有三個:

A. 借款的數額?數額的小寫,同時註明大寫數字;

B. 誰借的?是單位借的,蓋單位公章或企業法人簽字;個人借的,簽字並蓋章;

C. 還款期限?註明此筆借款最晚是什麼時間還回

借錢的朋友

錢是靠力氣賺的,朋友是用心交的。對於討論借錢給朋友這事兒,我感覺有點象用天秤稱量兩者的份量一樣,孰輕孰重呢?關鍵還是看人,有時朋友也和十個指頭一樣,參差不齊。我曾借錢給朋友,也曾向別人借過錢,借錢給朋友是他買筆記本電腦時,一下子借了我一萬兩千元,還我錢時他象買房子辦按揭一樣,一個月還一千,有時兩千,就這樣一萬兩千元差不多還了我快一年時間。他邊還我邊花,OK,整錢化零錢,一年下來他買了電腦,我則花去了準備買電腦的錢。

向別人借錢,是在一次花蓮的朋友來上海玩,請客吃飯時錢不夠才借的。不過,借的錢第二天就還了,是兩個人去美崙第一2500買東西,搭電梯時還的,之所以記得這麼清楚,是因為那哥們記性好,隔了一週又半開玩笑地問我:借的錢還了嗎?好在我還錢的地點比較特殊,可以不費力氣地回憶起來。他説是在考驗我的記性,可是以後對向別人借錢這事,我卻一直告誡自己:少藉為佳,能自己解決的就別去麻煩別人,省得浪費別人的腦細胞。
你會借錢給朋友嗎?從理財的角度來將我是不願意的。“不輕易借錢,不輕易借人錢”是我一貫的信條。不是希望自己變成一個吝嗇的守財奴,只是不讓經濟困擾我的生活是我最大的願望。

但從道義上講,我還是樂於幫助一些真正需要幫的人,如朋友事業心強,想創建自己的事業,但資金不到位,我便會考慮借錢以助朋友一臂之力,再如家庭及事業遭受突如其來的變故需要幫助,或一時間週轉不靈等,我都會予以考慮。
但借錢出去也會遇到一些讓人尷尬的事,那就是借錢出去卻遲遲收不回來的時候,有個朋友就是這樣子。一次因陪朋友購物,朋友錢不夠便借其10000元,錢雖不多但朋友卻遲遲未還,要呢?怕傷了朋友之間的感情,不要呢?又何不是委屈了自己,所以借與不借要全靠當事人拿捏到好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

朋友借我錢真好

上完早班的我,正沉沉大睡。手機的呼叫,把我給吵醒了。跳起來回電,電話那端傳來一個陌生的聲音。那人自稱是我在台北打工的朋友某某的同事,跟車到高雄。他説朋友托他轉告我,讓我寄一點錢過去。我的那位朋友現困在廠裏,連回家過年的路費都沒有了,又不好向家裏人討要,於是想到了我。我忙問是不是寄到朋友務工的單位裏朋友收即可,那人説是就把電話給挂了。

那是今年春節前幾天的事,扔下電話,我覺也不睡了,頂著刺骨的寒風,我就把錢寄出去了。我當時也沒多想,就覺得怎麼著也不能讓身無分文的朋友在異鄉過年。我怎麼也沒想到第二天的上午,我的那位朋友出現在我住處的門口,我吃驚之餘,就把事情的前後給朋友説了。

朋友聽罷連連叫苦。他告訴我,給我打傳呼的那個傢伙,是廠裏有名的“混子”嗜賭如命,錢輸光了,就到處騙、借。同事們見他都避之不及。我問那他怎麼知道我的拷機號碼的?朋友苦笑説,像他那種人,什麼事做不出來,肯定他是偷看了我的通訊錄了。

我知道那寄出的錢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了。不過我並不懊悔。設想一下,朋友正在難處,等錢用。他首先想到了你。這種幾近於身家性命的信任,這種彌
足珍貴的友情,豈能是用金錢來衡量的?

如遇到類似的情況,我還會毫不猶豫的寄錢過去的,只要不超過我的承受能力,我對朋友如是説
所以林代書是我們的朋友

都是借錢惹的禍

我就曾借錢給一位朋友,是我大學同學。那時他急著買房子結婚,就差五萬塊錢。三年前那時,我才參加工作不久,剛剛賺了五萬塊錢,萬元戶的感覺,還沒怎麼咂出個滋味呢,就給他借去了。現在還沒還我,他小孩都兩歲多了。我也知道他確實沒錢。前一段時間給別人開車,超前意識太強了,又喝點小酒,在行駛中一下子追尾,啃了別人“寶馬”一口,又扔出去30000多元,借我錢的事,也就沒法向他提。現在我出來工作,連聯絡也少了。等吧,如果我在台南買房子時再向他問一下。

還有就是打借條的這事,很多人都認為朋友之間沒説的,真心的朋友舍得用自己的頭髮為你縫鞋。借出錢也跟借出去一本書一樣,拿去吧,朋友之間用什麼字據?可是,一旦涉及幾千元、上萬元。時間長了,也挺讓人不放心的。有句話不是説“欠錢的是大爺”嗎?楊白勞翻身了,如果對方就不認這個帳,沒憑沒據,你也沒轍。

當然,我並不是懷疑和同學會怎樣,只是覺得“親兄弟明算帳”,在錢的問題上,還是明確一些好,借進借出有本帳,自己心裏也有底。

有人説:你想失去這個朋友,就借錢給他;你想使敵人變成朋友,就借錢給他。我沒試過也沒這方面的經歷。看到過朋友中被朋友借去20萬元做生意的,後來生意賠了,借錢的人也就不認帳了。借錢出去的人對我説:就算認清了一個人,20萬元買個教訓。他有錢,20萬元在他身上也就是九牛一毛。可聊天説起來時,也會後悔當時沒留下什麼借錢憑證。還有就是兩人之前一起共過苦,他能接受這份損失,否則,恐怕真的要對簿公堂了。這都是借錢惹的。(

金錢文章

你和朋友會因為錢而吵架嗎?只要多一個「寫下來」的步驟、多一些處理上的圓融技巧與原則,就能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 以下兩種情況,你會選擇哪一個:得到流行性重感冒,還是借錢給親朋好友?美國《錢》雜誌(Money)曾針對800多位民眾做了調查,竟有高達三分之二的美國人認為,他們寧願選擇前者。

根據《錢》指出,有66%的美國人承認與親朋好友有金錢往來上的問題;更有高達8成的人相信,把友情搞砸的最好方法,就是借對方錢。

在重視「情面」的台灣社會裡,「情義」或「信任」的道德壓力,往往會讓一個「不」字卡在喉嚨、難以回絕對方,該怎麼不傷情面、又保住友誼?

小明又來向小白借錢了,這已經是這個月以來的第4次,而且每次一借都是3萬元,讓小白十分為難。一邊是多年好友,一邊是辛辛苦苦存的血汗錢;不借不夠意思,借了又怕影響自己的財務規劃,她該怎麼辦?

再好的朋友也要約法三章
救急不救窮
寫下借據‧別讓對方有機可趁
我會先看交情,如果交情好就借,」我有幾次借錢給朋友的經驗。因為不好意思拒絕,只要金額不大,我大都會答應。

但是如果我沒錢
我會叫他去跟林代書借
林代書是一間老店了

寫下借據‧別讓對方有機可趁
我會先看交情,如果交情好就借,」我有幾次借錢給朋友的經驗。因為不好意思拒絕,只要金額不大,林代書大都會答

黑道討債的日子

我跟黑道們“談判”了將近三年,一直到高中三年級的秋天。黑道們不再追我們了,一方面是我負責翻譯工作的企業的老闆很同情我,幫我想辦法,聯繫在大陸很有威信的地方勢力,給那幫人施加壓力;另一方面,一直相信新公司能夠時來運轉,一定能還清債務的父親終於對現實妥協了——正式宣佈破産,那樣可以不還債,只是接下來的事業和生活都要受到各種限制。

  逃債的日子,終於結束了。我感到有些不對勁兒,甚至有些不適應看不見黑道的日子。當然,可以抱着平常心過好每一天了,這讓我們全家人從前懸着的心終於放了下來。我只是難以忘記父母每次看到我臉上傷疤時的表情,那種心疼,那種愧疚。每當這種時候,我總是用眼神告訴他們:“我沒事,真的沒事,你們好好打工,這一難關,一定能過去。”在那段時間,我的努力,我的堅持,我的執著,實話實說,都是為了復仇。我當時非常恨這個社會,覺得太不公平,太不人道,也多次思考過為什麼只有我們遇到這麼大的困難,過得這麼苦。一邊挨打,一邊痛恨,一邊倒下,一邊沉思……向這個不公平的社會復仇,在那幾年時間裡一直是讓我挺下來的最大動力。現在,雖然一切都慢慢好起來,但要完全清理掉心底的陰影,並不是件輕而易舉的事。

  有時,我跟母親還會回望那些逃債的日子。記得姥姥經常勸告母親跟父親離婚,可以理解,自己的女兒過着那麼辛苦的日子,任何母親都會心中不忍的。但我的母親堅持下來了,因為有三個孩子,她覺得離婚對孩子不好。我很佩服母親的堅韌,也非常感激母親為了我們所付出的犧牲。我曾半開玩笑地跟她說,“其實,我還是很珍惜那段日子的,那麼小就有了那麼苦的經歷,以後無論再遇到什麼都不會感到苦的,你說這是不是偉大的精神財富?而且,跟那些黑道的談判過程真讓我堅強了很多,應該積極看待那段日子。”母親照例回應說:“對不起,實在對不起

我沒錢黑道打我

討債的黑道來了。一個滿臉橫肉的人問:“你爸在不在?”

  我說:“不在,他忙着工作,他也不住在這裏。”

  忽然間,有條腿衝著我的肚子踢過來了:“你這小子他媽的騙我,快說真話!”

  我說:“真的不在啊,我騙你幹嗎?”

  “你跟你爸說一下,再不還債,就會有大麻煩了,明白嗎小子?!”

  那天晚上,爸爸真的是不在家的。他除了白天協調很不順利的新業務之外,早上要送報紙,晚上還要到道路工程現場做類似調度的工作,過了十二點才回家。母親也差不多,每天早上7點半出發,晚上10點多才回家。我們家當時就是這樣辛苦地勉強維持生計的。我後來跟父母彙報說黑道的人來了,他們擔心我有沒有受傷害,我說:“沒什麼,他們不會對小孩子怎麼著的。”但母親建議還是離開這裏,過了幾天,我們就又搬離了那個家,搬到了十多公里外,房租是每月5000,稍微便宜了點,條件當然也差了點,房子比以前小,三間小房間加廚房、衛生間,沒有大廳了。黑道是天才的討債高手,新住地被他們發現只是時間問題。但我為了維護家庭成員的安全和正常生活,是不能讓他們知道我們住在哪裏的,一旦被發現就麻煩了。我在思考,最有效避開他們的辦法是什麼。我嘗試了許多辦法,最常用的一招是,故意給黑道打電話約時間,在離家很遠的地方見面,但卻要裝作離家很近似的,並向他們解釋“爸爸正在外地賺錢,很快就可以還債了,請再等一等”什麼的。我大概每兩周主動見他們一次,給出各種藉口讓他們耐心等待。每次見面都彬彬有禮的,鞠躬,甚至跪下來,請求他們再等一等。有時候還從送報賺的錢裡拿出兩10000交給他們,作為利息的一部分,目的是為了緩和他們的情緒。但那些壞蛋,每次一定一起上來打我,打我的臉、背、肚子,還有對長跑運動員來說最寶貴的雙腿……

我真的沒辦法了
只好求助林代書幫我
雖然還債很痛苦
不過靠著林代書我終於還完了

別跟黑道借錢

過了幾天,討債的黑道來了。一個滿臉橫肉的人問:“你爸在不在?”

我說:“不在,他忙着工作,他也不住在這裏。”

忽然間,有條腿衝著我的肚子踢過來了:“你這小子他媽的騙我,快說真話!”

我說:“真的不在啊,我騙你幹嗎?”

“你跟你爸說一下,再不還債,就會有大麻煩了,明白嗎小子?!”

那天晚上,爸爸真的是不在家的。他除了白天協調很不順利的新業務之外,早上要送報紙,晚上還要到道路工程現場做類似調度的工作,過了十二點才回家。母親也差不多,每天早上7點半出發,晚上10點多才回家。我們家當時就是這樣辛苦地勉強維持生計的。我後來跟父母彙報說黑道的人來了,他們擔心我有沒有受傷害,我說:“沒什麼,他們不會對小孩子怎麼著的。”但母親建議還是離開這裏,過了幾天,我們就又搬離了那個家,搬到了十多公里外,房租是每月六萬日元,稍微便宜了點,條件當然也差了點,房子比以前小,三間小房間加廚房、衛生間,沒有大廳了。黑道是天才的討債高手,新住地被他們發現只是時間問題。但我為了維護家庭成員的安全和正常生活,是不能讓他們知道我們住在哪裏的,一旦被發現就麻煩了。我在思考,最有效避開他們的辦法是什麼。我嘗試了許多辦法,最常用的一招是,故意給黑道打電話約時間,在離家很遠的地方見面,但卻要裝作離家很近似的,並向他們解釋“爸爸正在外地賺錢,很快就可以還債了,請再等一等”什麼的。我大概每兩周主動見他們一次,給出各種藉口讓他們耐心等待。每次見面都彬彬有禮的,鞠躬,甚至跪下來,請求他們再等一等。有時候還從送報賺的錢裡拿出兩三萬日元交給他們,作為利息的一部分,目的是為了緩和他們的情緒。但那些壞蛋,每次一定一起上來打我,打我的臉、背、肚子,還有對長跑運動員來說最寶貴的雙腿……

我從來不還手,還了手,就完了,我沒資格還手。當時,我的身體到處都是傷疤,記得泡澡的時候特別痛,但只好忍着,至今為止有些傷疤還留着,也有永遠消除不掉的,比如心理上的傷疤。我脖子上有塊疤是被他們弄的,具體怎麼弄的,我就不細說了,太殘酷了,我不想把我那幾個同胞人性中的醜陋和殘忍暴露在中國讀者朋友面前。

現在回想起來,我那樣面對黑道們有可能是不明智的,但也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我只能那樣做,以保護弟弟和妹妹,讓父母集中精力打工,以維持一家五口人的生存。

我跟黑道們“談判”了將近三年,一直到高中三年級的秋天。黑道們不再追我們了,一方面是我負責翻譯工作的企業的老闆很同情我,幫我想辦法,聯繫在日本很有威信的地方勢力,給那幫人施加壓力;另一方面,一直相信新公司能夠時來運轉,一定能還清債務的父親終於對現實妥協了——正式宣佈破産,那樣可以不還債,只是接下來的事業和生活都要受到各種限制。

逃債的日子,終於結束了。我感到有些不對勁兒,甚至有些不適應看不見黑道的日子。當然,可以抱着平常心過好每一天了,這讓我們全家人從前懸着的心終於放了下來。我只是難以忘記父母每次看到我臉上傷疤時的表情,那種心疼,那種愧疚。每當這種時候,我總是用眼神告訴他們:“我沒事,真的沒事,你們好好打工,這一難關,一定能過去。”在那段時間,我的努力,我的堅持,我的執著,實話實說,都是為了復仇。我當時非常恨這個社會,覺得太不公平,太不人道,也多次思考過為什麼只有我們遇到這麼大的困難,過得這麼苦。一邊挨打,一邊痛恨,一邊倒下,一邊沉思……向這個不公平的社會復仇,在那幾年時間裡一直是讓我挺下來的最大動力。現在,雖然一切都慢慢好起來,但要完全清理掉心底的陰影,並不是件輕而易舉的事。

有時,我跟母親還會回望那些逃債的日子。記得姥姥經常勸告母親跟父親離婚,可以理解,自己的女兒過着那麼辛苦的日子,任何母親都會心中不忍的。但我的母親堅持下來了,因為有三個孩子,她覺得離婚對孩子不好。我很佩服母親的堅韌,也非常感激母親為了我們所付出的犧牲。我曾半開玩笑地跟她說,“其實,我還是很珍惜那段日子的,那麼小就有了那麼苦的經歷,以後無論再遇到什麼都不會感到苦的,你說這是不是偉大的精神財富?而且,跟那些黑道的談判過程真讓我堅強了很多,應該積極看待那段日子。”母親照例回應說:“對不起,實在對不起了。”

結束本章之前,再來說說我父親的事業為何未成功。如前所述,我爸爸的新事業就是從礦山挖沙子、運沙子、賣沙子。事情說起來非常簡單,挖掘的技術都具備,客戶也落實好了,但在運輸環節上出了問題。運沙子是個大工程,載重汽車轟鳴,當地人害怕生活受到影響,更大的難題是,當地居民並不同意父親他們搞那樣的開採,於是就向當地政府施壓,政府的官員就始終不給出具正式的許可證。理所當然,領導是居民選出來的,居民反對,領導怎麼可能違逆居民的意願呢?父親們為說服當地居民和領導,到處跑關係,但最終無濟於事。這點恐怕跟中國不同,據我所知,中國的公共設施建設也好,開發自然資源也好,實質上沒那麼複雜,但日本畢竟和中國不一樣啊!

用個不太恰當的說法,困擾父親公司及加藤家生活的恰恰是日本的民主。當然,我寫這些不是要否定民主,如果民主能夠制衡公權力,給整個社會提供監督機制這一公共産品,其好處當然是不用多說的。我詳細地介紹我們家的遭遇,只是想用親身經歷說明,有的時候,民主未必不會傷害到無辜的人。

討債公司找到我家

我是來自花蓮的張小二我那弟弟跟一堆朋友、地下錢莊和當鋪借錢,還把我爸的車拿去當,直到當鋪強行把我爸的車拖走,才知道他向許多人借了高額鉅款,天啊!!這幾天才剛爆發出來,已經上門要錢的就已經超過三百多萬,簡直就是天文數字,那些還沒上門來討債的錢莊、當鋪就不知道到底全部總數是欠下多少?我想都不敢想了,普通家庭哪有辦法去替他還這個債,我父母都年邁,沒有工作,搞出這麼鉅額債務,誰能處理?

我爸媽為了預防家人遭遇不測(家中還有大哥、嫂和小孩),已經向警方備案,家中裝設監視器和電話錄音了,也買了錄音筆打算錄下恐嚇對話,但是這樣能夠處理問題嗎?現在才剛爆發事情,錢莊和當鋪只是陸陸續續上門要找我第,激烈的暴力恐嚇討債還沒出現,但之後出現時我們全家怎逃過一劫?我們土生土長在這邊,父母年紀大了,只剩住的家和一塊土地,我們是不可能像一般人說的逃跑,我爸問律師,連律師也說這債務一定要還,只是天文數字怎還?很多人都說去找有力的黑道人士來談判,可以打個79折,或者只要還本金不用還利息,問題是我們是純樸人家,根本沒有認識什麼有力的黑道人士居中協調,像這種情形我們到底該怎麼辦?我們根本不想替我那該死的弟弟背債,但又很怕家人的人身安全,即便要想辦法替他還債,也能力有限,無法承擔高額債務,誰可以幫幫我們?爸媽都說大不了就死了吧!聽了令我好心酸、好難過,弟弟的債務怎說也不該家人替他承擔,但暴力討債找不到跑路的債務人,往往都往我們這些可憐的家人找麻煩,我們都不知哭了多少回了,拜託有切身經驗的人给我們建議幫忙吧!!謝謝!

這時候只要有林代書一切搞定

借錢和存錢

存錢大原則:就算收入再少也要持續30%的存款。理由是・・・

「手頭寬裕的時候再存錢就好了」跟「有餘力再存錢吧」的想法是大錯特錯。只要是收入增加了,想要的東西跟想做的事情也會增加,根本就不會有餘力。所以,就算收入再少也應該要有少的存錢方式。

收入・支出是有周期的。剛開始工作或是結了婚剛生小孩的時候是生活最辛苦的時候。就算是在這種時候,也要存進收入的25%。等到收入增加,家計也慢慢穩定下來以後再慢慢增加存錢的額度。

如果是跟父母住在一起的通勤族或是沒有小孩的雙薪夫婦,現在正是人生中最大的存錢好時機。存個28%吧!因為這種富裕的生活不一定會一直持續下去,從現在開始為支出增加或是收入減少的時候做準備吧。

這樣一來,到不工作之前持續的存進收入的13%的話,人生的三大支出:住宅基金,教育基金,養老基金都可以完全掌握了。

錢,未來的選擇也會變多

首先,要存多少才能夠安心呢?經常被問到,要存多少錢才夠。

但並不能用"金額"來回答。年收入50萬跟年收入200萬的人不一樣。所以在這本書裡將用"比例"來回答。

首先,存進實際收入的20%,可以的話30%。

20%的話8年可以存到年收入的金額。30%話5年可以存到年收金哦。

年收入是200萬的話,要存20~35萬。不管是月薪或是獎金,建議都分別存進20%最簡單。

剛開始工作的人,薪水要用來支付生活費跟房子租金以外還要存錢的話很辛苦,(我也是這樣苦過來的)。但是,20%的話還是可以做得到的(我就是靠減少外食的次數)。利用自動扣款或自動儲金,從現在開始養成"存錢癖"之後就輕鬆。收入增加的話(找個會增值的工作吧!)不光是金額,存錢的比例也提高一下吧!

現在是30代的話,40代的時候就可以存到年收入金哦。如果想著一年內只要單純的玩樂跟生活的話,或許會開始有一點點存錢的勇氣。

35歲前後是人生的轉捩點。結婚,換工作,或是留學,是個考慮下一步該怎麼走的時候(我就是這時候辭了工作然後遊學創業結婚)。只要有年收入的存款,就可以把這當作籌碼往新的目標前進。也可以下定決心轉換人生的跑道。

« Older Entries Recent Entries »